第二百五十一章 秦枫阅卷,朱元璋紧张
这场淳化县的县试,由秦枫规定的考试时间,一共只有三个时辰。
其实秦枫一直很奇怪,就是古代科举为什么要进行三天三夜,带来了许多因为时间拉长而产生的麻烦,比如说发放蜡烛,比如说营私舞弊,比如说臭号火号,等等这些。
明明只要缩短考试时间,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避免。
又不是题量特大,尽管考试时间三个昼夜,但实际答题时间也就几个时辰,剩下时间都在休息而已。
更高级的院乡会殿,秦枫管不到,但是在应天府的管辖范畴内,县试和府试,秦枫可以完全做主,便大笔一挥,将县试的考试时间定为三个时辰,也就是六个小时,而接下来的府试,时间再延长一倍。
这么长的时间,什么题目都该答出来了!
要是时间不够,那就是不会!
时辰一到,悬挂在枫兰县学特定位置的锣声,清澈地响起,然后便有专门的衙役负责收卷,统一交到秦枫这边。
因为只有四百来人,所以秦枫索性来了个高效率办公,这几百个考生甚至都不用回家等消息,可以选择留在枫兰县学,远远看着这位秦大人当场阅卷,当场决定下一步晋升府试的人选。
实际上,既然是这种形式,出于对前途命运的关心,回家的考生凤毛麟角,更多人则是眼巴巴地望着秦枫,内心忐忑,不知自己答的内容,能否得到秦大人的认同和赞赏。
一般来说,科举考试当中,为了防止作弊,还有一套专门的答卷誊录程序,为了避免考生在试卷上留记号,或是让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。
但既然主考官和阅卷人都是秦枫,这个步骤就可以省略了。
在淳化县,秦枫的威望简直比皇帝还高,不论是判案或是各种政令,淳化县的老百姓全都是发自内心的服膺,绝不会有任何怀疑。
众目睽睽之下,秦枫开始阅卷。
四百多份答卷,数量虽多,但实际上,这其中的大多数,并不会耗费秦枫太长的时间。
比如第一道题目,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这是《大学》里耳熟能详的句子,可谓是含义简明,方向清晰,就可以作为这次县试的试金石。
倘若这样的题目,都茫然不知所云,那么从原则上说,基本上可以判定落榜了,后面简单扫一眼,如果没有特别亮眼之处,仅仅几秒钟,这张卷子就注定名落孙山。
《大学》都没读过,纯纯是滥竽充数来的,县试是最低一级考试,但筛选出来的
人才,将要代表淳化县参加接下来的府试,无论如何,总不可以是个文盲或是半文盲吧。
还别说,这样抱着滥竽充数想法来的,还真不在少数,这也正是在朝廷正式组织的“院试”之前,设置府试和县试的意义。
秦枫正襟危坐,手执朱笔,一连五张,都是信口胡言的卷子,甚至还有白卷……
何苦来哉!
秦枫摇摇头,但也不以为意,后世公务员都不乏交了一百块钱走个过场,上午考了下午不来的那种人,何况是古代,更何况是已经数年不开科举的大明,很多人对自己的学问没有认识,还真以为看了几本话本小说,能写几个字,就可以科举入仕了?
“孙大虎,不中。”
“张千,不中。”
“吴三六,不中……”
不论如何,科举是严肃的,县试也是严肃的,秦枫声音平稳,飞快地在一张张试卷上红笔打叉,然后将卷子放到一旁,同步念出名字,一开始就是一连串的不中,让县学中等待阅卷结果的气氛,顿时平添了几分紧张。
这是县试,这是科举啊!
混赖过去,是不可能的。
秦枫的威望下,没人敢喧哗作怪,听到结果之后,这些人虽然有些沮丧,但大约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,便站起身来,规规矩矩地给秦枫一躬身,然后在专门衙役的引导下,退出县学,结束了这次重在参与的科举之旅。
不过很快,振奋的消息便传来了。
约莫十几张不中的卷子之后,秦枫眼前一亮,随机泛起微笑。
自己的学生,当然认识笔迹,但秦枫举贤不避亲,只看答卷内容。
前两道四书和经义题,中规中矩,后面关于案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【jjshu.cc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