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真只觉浑身发寒,她吸了口气,翻过一页。

后面写着,那毒乃岭南深山中一种树木枝叶萃取而出,无色无味,涂于物事之上,常年贴身安放,便会使人身体渐弱,

低头看着,宜真不自觉的捏皱了书页,竟也不知道愣了多久,等她终于回神,稍稍一动,被僵硬的肩颈弄得轻吸一口气。

她眉微蹙,将书合上。

是巧合吗?

是她想多了吗?

宜真飞快的,仔细的回想了上辈子皇后的事情。

那时她与这位天下至尊的女人并无太多交集,只知帝后情深,为了哄皇后高兴,在她弥留之际,陛下以雷霆之势认回了殷章——

不然作为一个流浪在外十二载的孩子,又是天家血脉,太子遗孤,如此要紧的事,岂会这样轻易就定下。

要知道,以嫡出血脉继承论,他对皇位的继承权还在诸位亲王之上。

当时殷章之事,朝野震动,不知掀起了多大的波浪。

但皇后还是去了。

在她十八岁那一年,七月。

还有两年多的时间。

除却这件事外,皇后的死没有引起别的事,最大的不过是她那位祖母待皇后言行不端,为陛下所恶。

皇后,就仿佛真的只是因为挂念早逝的太子,郁郁而终。

宜真也是一直这样以为的,可在看过这篇记载后,她不确定了。

……

夜色早已落下,天地之间一片寂静,暖意融融的屋内,偶尔能听到外间丫鬟压低的说话声。

宜真浑身寒凉,过了许久,才总算将种种思绪全数压下。

不管是不是,让皇后知道就好了。

到时候自能知道答案。

只是年节期间,总不好贸然入宫。

宜真站起身,将书握成卷,在屋中缓缓踱步,而后猛地一顿。

那就上元节。

上元节灯会,陛下和皇后会在城门墙上与民同庆,勋贵朝臣等也有机会登上城门,登高一览。

初八之后的日子一下子就变得难熬了。

丫鬟们都能看出她偶尔的走神,互相好一番猜测,却都猜不出原因,不解因由。

就这么一天一天,宜真几乎是每天数着日子,终于,到了上元节这天。

满城张灯结彩,比起年前还要热闹。

街上花灯无数,遥遥几乎照亮了半边天。

宜真忙碌半日,与宋家母子吃了个冷冷清清的晚膳,用过元宵,就早早告辞,说要出门。

宋庸默默跟上,乖巧的站在宜真身侧。

自从前些日子他知道宜真所说那番话后,他如今再看宋简之,心中就浮现起微微的寒意。

他读过书,知道如今家产承继,以嫡危险,无嫡取长。

若一切真如他嫡母所说那样,只怕他在父亲眼里,十分碍眼。再或者说,这些年宋家之所以不为他延请师傅读书识字,只怕就是想养废他。

而宋庸,不想做废物。

宋简之自是出不去的,廖氏也口称上了年纪,不想去凑这个热闹。

宜真也不在意,便带着宋庸出门。

晚膳过后,宜真就开始梳洗装扮,换衣服。

宋庸早早就到了,没让丫鬟禀报,乖乖等在外间。虽然年纪尚小,却已经知道女子梳妆是要紧事,需耐心等待,不能打扰。

宜真偏爱橘红,橙红等色,不爱太浓郁太鲜艳的颜色。搭配的话,多以米黄,牙白,藕荷色等素色。

今日也不例外,穿好披风,围上围脖,她便动身了。

“不错,这一身看着精神多了。”

宜真笑着说,宋庸今日同过年那日一般,穿着红色的小袍子,腰间是掺着金丝编就的红丝绦,配金镶宝石的绦环,头戴金冠。

只是看着,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。

“我记得之前买过一个八宝璎珞项圈,怎么没戴上?”

这一身挺好看的,不过宋庸小小年纪,却也稳重,少了些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,跟个小大人似的。

若是加上那个项圈,应当会好些。

“母亲喜欢,我这就去戴。”宋庸总觉得那是小孩子才戴的,他今年已经十一了,就没戴,不过宜真问起,他还是乖巧道。

宜真笑笑,说,“今天出去玩,咱们好好装扮一下,去戴上吧。”

宋庸笑着应是,让身边的小厮回去取,最后在马车上戴上。

“过来我看看。”宜真招了招手,等宋庸过去,轻轻调整了一下位置。

“不错。”她满意的说。

一路到了灯市,人流如织,寻常马车根本驶不进去。

只是今日陛下与民同乐,皇城外有百尺灯楼,大家都要去看,五成兵马司早早就准备上,也留下了马车行走的路——

总不能让贵人们因为路被堵塞,马车不能行驶,而走着去宫城外看灯吧。

襄台伯府的马车循着路,一路到了皇城外。

马车有专门停放的地方,宜真带着宋庸下车往那遥遥就能看到的高大灯楼处兴行去,车夫自停车去。

百尺灯楼,顾名思义。

上有亭台楼阁,鱼虫花鸟,各种灯笼,数不尽的彩灯,此时被精心堆叠成山形,辉煌绚丽,充满盛世的光彩。

“今年的灯楼,瞧着比去岁的如何?”

宜真正想感叹一声,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忘记十五岁时看到的灯楼模样,便笑着问起身边的梅儿和阿竹。

梅儿立即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。

她记得倒是清楚,连多了哪些灯,哪些灯更出彩,都说的头头是道。

宜真听得认真,余光一扫,就见宋庸也听得颇为入神,不由一笑。

到底是个小孩子。

到了城门处,禁军查验过后,便点了一人,引她们上城楼。

夜色已深,虽有灯火,但到底不如白日。

看着眼前的台阶,宜真伸手,握住了宋庸的手,牵着他一步一步走上去。

一路走了好一会儿,眼前豁然一开,她们走到了上面,再往前走几步,眼前便是那极尽辉煌的百尺灯楼。这样近,近的仿佛抬手便能触得。

宜真看着,不由发出一声喟叹。

宋庸目光微动,在这登高赏灯的刹那,忽然就对未来生出了种种野望。

这时城楼上已经有了不少勋贵,帝后还未至,她们便各自赏灯。

不知过了多久,帝后到,众人行礼,城门下的喧嚣热闹一收,只余下百姓们山呼的万岁之声。

帝后同立,先后说了几句话,而后便就让大家放开心看灯了。

宜真终于找到机会,找了皇后身边的吉祥姑姑,来到皇后身边。

“宜真,来。”皇后笑道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jjshu.cc】

小说推荐